当前位置:首页>试管资讯

想做试管婴儿,鲜胚、冻胚、囊胚适合在哪种情况下移植哪个成功率更高

    发布时间:2023-08-18   
  在通过试管进行的夫妻中,经常有人会询问:用冻胚、鲜胚、囊胚哪个移植成功率最高?试管婴儿治疗的成功率与胚胎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选择不同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对成功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试管婴儿移植主要有三类胚胎:鲜胚、囊胚和冻胚。从鲜胚到囊胚再到冻胚,其实是有一个时间顺序的。
  什么是“鲜胚”
  鲜胚是受精卵在培养皿中培育至第3天形成的早期胚胎。随着卵裂球数目的增加,细胞会逐渐的变小。到第三天形成一个12~16个卵裂球组成的实心胚,也就是常说的桑椹胚。在试管的过程中,会将这种第三天形成的桑椹胚简称早期胚胎,即鲜胚。
  什么是“囊胚”
  什囊胚是指受精后第5-6天的胚胎,是卵裂期胚胎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发育阶段,形态上经历了细胞融合、囊腔出现以及囊腔扩张的变化。
  什么是“冻胚”
  在胚胎移植过程中,最多只能移植2-3个,剩余的优质胚胎即可通过冷冻技术保存,存置于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得到保存,方便再以后胚胎复苏移植。这种胚胎称为冻胚。简单来说就是受精卵形成的第三天叫鲜胚,到了第五天就叫囊胚了,再把他们冷冻起来就叫冻胚。、
  人类早期胚胎的发育
  一般试管婴儿在取卵后,医生将取出的卵子与精子在体外结合,经过3天的体外培养,形成卵裂胚,此时可以选择移植胚胎或冷冻胚胎。
  而囊胚培养可以帮助进一步筛选优质胚胎,即把在体外培养3天形成的卵裂胚,在体外继续培养2—3天,再次观察评估胚胎的形态和发育潜能。经过这2—3天的继续培养形成的胚胎就是囊胚。囊胚一样可以选择移植或冷冻。
  什么情况选择冷冻胚胎移植?
  1.试管周期中获卵数量较多,卵巢过度刺激风险高的患者,此时的您身体不适宜受孕,医生可能会建议您调养一段时间后再来准备移植。
  2.高龄患者(35岁以上),或者本身卵巢储备量低的患者,获卵数量少,能加以利用的胚胎更少,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您等待最适当的时机做冻胚移植。
  3.部分患者在经过促排卵治疗后可能会发生内分泌絮乱,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不同步,这会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您调理一段时间,等待药物反应消失后再来准备冻胚移植。
  4.上次移植失败后计划再次移植的患者,或者成功生育试管宝宝后计划冻胚移植生育二胎的患者。
  什么情况选择新鲜胚胎移植?
  对于没有什么新鲜移植禁忌症的患者,是选择新鲜胚胎移植还是冷冻胚胎移植,取决于患者本身选择。在成功率来说,新鲜胚胎移植和冷冻胚移植的成功率是相似的,理论上讲冷冻胚胎因为内膜准备更加充分,减少了促排时高雌激素血症对内膜的影响,总成功率稍高一点。
  但是据数据统计,高的百分比也只有5%左右。冷冻胚胎还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胚胎冷冻再复苏的复苏率,也就是说97%左右的胚胎可以在冷冻复苏后达到原来冷冻前的相同水平;但另外有3%因为胚胎本身质量的问题,所以冷冻复苏之后会发生裂解、退化等,造成胚胎不能够移植,造成怀孕几率的降低。综上考虑,目前还是建议能新鲜胚胎移植的新鲜移植。
  哪种成功率最高?
  鲜胚移植就是在取卵3天后,直接将发育适当的新鲜胚胎移植回女性子宫内。冻胚移植就是先不进行移植,将胚胎冷冻保存后,隔一段时间进行移植。
  当无法进行鲜胚移植时,胚胎冷冻技术就派上了用场,胚胎冷冻技术可以使胚胎进入睡眠状态,在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长期保存。
  试管婴儿在移植过程中一般会先优先采用鲜胚移植,在不适合鲜胚移植的时候选择冻胚移植,如果可以养成囊胚,囊胚移植的成功率最高。
  如果患者希望一次性完成取卵移植全过程,或者是患者年龄超过45岁,胚胎质量脆弱时不建议再冷冻解冻处理。在患者激素低或子宫内膜不够厚的情况下,先把受精卵冻结保存,待激素和子宫的状态良好后再进行移植,
  囊胚、鲜胚、冻胚,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每种移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建议听取医生意见,再进行选择。

医生推荐


AnatolyNikolaevich
住院医师

立即预约

擅长:促排卵、排卵诱导、体外授精、穿刺试管术。

Carolyn Alexander生殖专家,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生殖衰老,子宫内膜异位症。

Carolyn Alexander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

猜你喜欢

更多

北京- 试管自然循环成本_Do- 试管自然循环成本

北京试管自然循环费用:正常情...详细>>

2023上海老年人试管比较好的医院最新排名汇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详细>>

在广州做夫妻试管生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广州做夫妻试管生个孩子要花多...详细>>

试管地区


试管婴儿流程咨询

Copyright©2013-202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渝ICP备13002882号-2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0318号 栏目地图 网站地图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