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并不是不治之症,但由于儿童普遍年龄较小,该病对他们的影响较大。及时的护理和治疗非常重要。相对轻微的颅内出血很可能会自愈,但严重的颅内出血会引起并发症,直接影响孩子的生命。当宝宝出现颅内出血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新生儿颅内出血听起来很严重,但实际上是相当严重的。一般来说,如果颅内出血的程度比较轻微,宝宝的精神状态和哺乳状况都会比较好。没有其他并发症或原发疾病,只是暂时的性颅内出血,大部分可以慢慢自行吸收恢复。如果宝宝有原发病,比如严重缺乏维生素K、血小板严重减少,这种情况很难自愈,需要及时处理。那么为什么有的新生儿会出现颅内出血呢?
1、产伤因素
宝宝出生时,头部受到挤压、头部被拉伸,宝宝脆弱的颅内血管很容易撕裂、出血。出血部位更常见的是硬膜下。但近年来,由于产科技术、妊娠检查和监测设施的进步以及剖腹产率的急剧上升,产伤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越来越低。
胎位异常、胎儿过大、产程过长或过短、使用高位产钳、胎头吸引器等均可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一些治疗措施,如使用面罩进行加压吸氧、头皮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操作,会造成婴儿头部过度受压。这些医学来源性因素也会引起颅内出血。
2、缺氧
当婴儿缺氧时,脑细胞很容易坏死、解体、出血。当淤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导致脑出血。缺氧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一般来说,胎龄越小,脑血管发育越脆弱,发生颅内出血的概率越高。引起胎儿缺氧的疾病有妊娠高血压、脐带绕颈、胎儿窘迫、围产期及产后窒息、胎盘早剥等,这些疾病都会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
3、酸中毒
酸中毒会损害脑血流的自主神经调节。一旦这种功能受损,血压的变化就会直接作用于大脑末端的毛细血管,导致其破裂,导致出血。
4.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有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性心脏病、高碳酸血症、气胸、惊厥、先天性性颅内血管畸形、全身出血性疾病等。
5.药物作用
妊娠期间使用苯妥英、苯巴比妥或利福平的孕妇、脑血管畸形的婴儿以及不适当的高渗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葡萄糖酸钙溶液、甘露醇等,也可引起新生儿脑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关。轻微出血的孩子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严重出血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大人一定要注意。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典型症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是一系列精神和神经症状:
1.出生后兴奋或嗜睡甚至嗜睡,面色苍白或发绀,不哺乳或吐奶。
2.易怒、容易生气、尖叫。
3、血压升高、抽搐、紧张角。
4.凝视、斜视、眼球震颤、瞳孔变化、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丧失。
5.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6. 严重者可出现抽搐、颈部僵硬、呼吸不规律甚至停顿、前囟饱满或突出。
7.当出现体温过低、贫血、黄疸等症状时,应考虑颅内出血的可能。
新生儿颅内出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脑瘫、小头畸形等。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出生后的前四天内容易发生颅内出血,约50%的出血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成人要注意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新生儿有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