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计划生二胎。最近,也有不少准妈妈怀上了二胎。生第一胎和生二胎有什么区别?差别很大吗?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生二胎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1、关于年龄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输卵管、子宫、子宫颈这些执行生殖功能的器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刻不容缓。就像暴露在空气中的机器一样,它会随着使用频率和时间的推移而磨损、生锈或发生故障。而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熬夜、过度减肥等)、一些有害因素(药物、辐射、有害气体、污染、手术损伤等)的作用,加速其衰老,尤其是卵巢。但无论如何,二胎妈妈在生孩子方面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对于生第一胎的妈妈来说,产道还没有扩张,所以分娩会比较困难。如果你年纪大了,你的子宫颈、阴道和各种韧带弹性较差,再加上你经验不足,所以你会特别紧张。相比之下,二胎妈妈生产起来更容易,产程更快,疼痛也没有那么强烈。因为有经验,所以他们并没有那么紧张。然而,无论是第一胎还是第二胎,高龄妈妈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孕妇妊娠并发症和胎儿染色体疾病的风险增加。
2、关于怀孕间隔如果剖腹产后1年内怀孕,对妈妈来说是危险的,因为剖腹产后子宫和腹壁的伤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愈合。只有当伤口完全愈合,子宫内膜已经修复并具有与正常组织相同的功能时,才能再次受孕胎儿,这样才能保证子宫不破裂,胎儿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这个时间需要2-3年。如果不注意怀孕和生二胎的时间间隔,并且在母乳喂养期间怀了二胎,那么怀孕期间最好不要母乳喂养。因为怀孕的胎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产奶量会减少,质量也会下降,所以孩子最好停止母乳喂养。
3、关于剖腹产很多妈妈认为,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那么第二胎就只能是剖腹产了。其实,对于第一次剖腹产,只要没有出现第一次剖腹产的指征(如头盆不称、胎位不正、胎儿宫内窘迫、内外科并发症、延迟产程等),在严密观察下,第二次剖腹产就可以进行。孩子可以选择自然分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第二胎要注意控制体重,防止胎儿过大。也有妈妈认为,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横刀,第二个孩子是竖刀,那就意味着必须在肚子上画十字。其实,如果第一胎剖腹产是横切口,第二胎也切的话,也是可以原位进行的。
温馨提醒:妈妈们要特别关注二胎。如果有内科疾病,比如糖尿病,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治疗好后再准备生第二个孩子,防止疾病复发。如果没有内科疾病,最好选择2年以上的间隔,心情好的时候选择生二胎。如果你之前有过多次流产、多次清宫手术或者2次剖腹产的经历,当你生二胎时,很容易出现前置胎盘、出血等问题。最好不要生二胎。
二胎孕前检查要注意什么?与孕前检查有何不同?
目前,女性常规孕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常规强制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生殖系统检查(通过白带筛查滴虫、霉菌、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或血清抗体检测梅毒、HIV筛查)抗体检测等性病)、宫颈抗癌涂片(TCT)、肝功能及乙型肝炎六项检查、优生四项检查(火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及单纯疱疹病毒等)和遗传性疾病。
除了上述检查外,多产妇女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多注意监测血压、血糖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皮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经产妇严重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可导致怀孕期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因此,怀孕前应仔细监测血压和血糖。如有异常,应尽快治疗。最好等病情稳定后再怀孕。
2.检查是否有盆腔炎
另外,大多数经产妇在这次怀孕前都有过人工流产、引产、拆环史,这很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炎,进而导致前置胎盘、植入性胎盘等问题。因此,在计划怀孕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妇科检查及B超等辅助检查,盆腔炎性疾病除外。轻度的盆腔炎可以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严重的则需要手术治疗。
提醒您:多产妇女在进行上述检查时,需要提供有效病史,例如上一次怀孕期间是否有任何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分娩方式等(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以及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无软产道损伤等等。这样,在孕前检查时,医生会根据病史做进一步详细的检查。
3、血型检查不可忽视
此外,母胎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多见于经产妇女或有流产史的妇女。这是因母胎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临床上主要分为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不同意。血型不合可能导致流产、胎儿水肿和严重的胎儿死亡,但这些都是可以早期监测和治疗的。因此,女性在计划生二胎之前,应该注意自己的血型。女方为Rh阴性血,或者女方为O型血,男方为O型以外的其他血型。必须检查血型抗体。有了基础值,就可以在怀孕期间定期复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温馨提醒:怀孕前应加强健身,合理控制体重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多产妇女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导致胎儿发育过快;轻微的早孕反应和腹壁松弛会导致巨大儿,从而导致难产、产后出血等,因此,孕前加强健身,合理控制体重,也是保证顺利怀孕的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孕前可以通过相关检查筛查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发生,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孕前检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预防手段。相对而言,多产妇女应加强孕前检查,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