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试管资讯

备孕男性吃什么精子强 高龄男士备孕该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3-09-03   

男性对女性的受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男性精子的质量直接决定受孕的难度和胚胎的质量。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备孕的男性,最好多吃一些有利于补充精子的食物,这样就可以轻松让女性受精,让她怀上你想要的宝宝。那么男性怀孕期间吃什么来补充精子呢?

1. 蛋白质

充足、优质的蛋白质可以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瘦肉、动物肝脏、牛奶、鸡蛋中还含有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们只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从食物中获取。但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虽好,但也不宜摄入过量,而且要保持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2.矿物质和微量营养素

人体内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男性生育能力有重要影响,如锌、锰、硒等元素。体内缺锌会导致男性性腺功能衰退,睾丸变小,勃起困难,精子生成减少,缺硒会降低精子活力,缺锰会导致男性精子成熟障碍和呆滞精子数量减少。

3、含镁食物

镁有助于调节心脏活动、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并提高男性生育能力。建议男士早餐吃两碗牛奶燕麦片和一根香蕉。富含镁的食物包括大豆、烤土豆、核桃、燕麦片、通心粉、叶类蔬菜和海鲜。

4、提高精子质量的食物

精子质量是决定男性生育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出现少精弱精、精子不液化、精子畸形率高、死精等精子异常现象,就会影响成功受孕的机会,严重的会导致男性生育能力出现问题。无菌的。因此,提高精子质量是男性备孕的必修科目。除了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之外,健康的饮食是最关键的。

老年男性备孕要注意哪些问题

男性的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下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40岁以上需要生育的男性定义为高龄。 40岁以后,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得更快。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不少老年男性加入了生育大军。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老年不孕男性明显增多,配偶自然流产、胚胎停育后就诊的老年男性明显增多。

我们知道,这些老年男性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生二胎而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家庭承受着工作和精神的压力,长年累月积累了很多抽烟、喝酒、不活动等不良习惯。因素,还促使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在我们生殖中心的不孕不育门诊里,弱精子症、畸精子症随处可见。更重要的检查是——精子DNA完整性测试。精子DNA碎片指数明显高于年轻不孕患者。遗传物质的损伤或影响生育能力,或导致配偶流产、胚胎发育停止,甚至胎儿畸形。

因此,高龄男性在生育前有至少3个月的准备时间是必要的。纠正影响精液和精子质量的因素,提高精子质量是当务之急。那么老年男性在备孕前要注意什么呢?

戒烟酒

烟和酒是很多男人的最爱。殊不知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过量的酒精会抑制睾丸睾酮的分泌,导致睾丸生精能力下降,影响精子活力,破坏精子DNA的完整性,导致男性不育。流产与停止生育密切相关,也会导致男性性功能下降。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充足的蛋白质,补充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提高精子生成量和精子质量。尤其是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修复受损的精子DNA,提高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有效提高男性生育能力,预防流产和停止生育。

适量的有氧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促进睾丸生精,提高精子活力,减少精子畸形率和精子DNA损伤的发生。

避免生殖系统感染

男性生殖系统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尤其是在性生活不清洁或不注意个人卫生的情况下。生殖道感染可导致少精症、精子DNA 完整性受损和免疫性不孕。严重时可导致梗阻性无精症。

避免睾丸高温

阴囊是一个温度调节器官。睾丸生精的最佳温度是35.5-36。高温会导致生精能力下降,出现少精症。也是弱精子症、畸精子症和精子DNA损伤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掉以轻心,或者某些习惯如:桑拿、穿紧身衣、久坐职业等都会使睾丸的温度升高,或者不利于阴囊的散热。时间长了,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甚至配偶怀孕也容易因精子DNA损伤而发生自然流产和胚胎停育。

医生推荐


AnatolyNikolaevich
住院医师

立即预约

擅长:促排卵、排卵诱导、体外授精、穿刺试管术。

Carolyn Alexander生殖专家,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生殖衰老,子宫内膜异位症。

Carolyn Alexander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

猜你喜欢

更多

海口试管套餐价格 按流程不浪费钱_1

海口试管套餐价格遵循流程,不...详细>>

台北比较大的中介机构 分娩骗局有哪些?

台北比较大的机构也有一些生育...详细>>

福州最大的医院 附排名表

福州较大的医院是福州爱英堂中...详细>>

试管地区


试管婴儿流程咨询

Copyright©2013-202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渝ICP备13002882号-2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0318号 栏目地图 网站地图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