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试管资讯

月经推迟怎么办 月经量过多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9-05   

现代社会女性生活节奏快,普遍存在紧张感。月经周期紊乱最有可能是由心理压力引起的。此外,吸烟、滥用避孕药具、作息不规律等也会引起内分泌异常,导致月经失调。

前段时间,一位郭女士来看病。她说,她的月经经常推迟半年。起初,只耽误了三四天。比较正常,第三天就差不多没了,之前四天多基本就没有了。她听人说月经周期不规律会影响以后的生育能力,而且她和男友已经在讨论结婚的事情了,担心以后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她想去看医生。

医生告诉她,月经周期一般为21至35天,平均为28天,但如果提前或推迟7天以内,都属于正常范围。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上,甚至35个月,并伴有月经量异常。一般连续两个月经周期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中医称为“月经后期”,西医属于月经稀。头发的类别。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月经推迟,其原因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引起的营养缺乏和精神因素也会导致月经推迟。

听了医生的话,她犹豫了,问医生,月经推迟会不会和减肥有关?她说,自己长期吃素,体重上下波动,肤色却越来越黄。这可能是问题所在吗?医生告诉她,减肥过度很有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含量过低,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为了确诊,医生还是建议她先做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可能。经过检查,发现她并没有器质性问题,所以她只好从别处寻找原因。

从中医角度来看,月经推迟多属虚证,如脾虚、血虚、肾虚等。据询问检查,郭女士月经量少,面色苍白,下腹疼痛,头晕心悸,失眠,面色蜡黄,舌质淡,脉细弱,初步判断是血虚所致。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血虚和贫血是一回事吗?严格来说,中医所指的血虚与贫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既然血虚是主要原因,那么补血是治疗的关键。医生建议郭女士下次月经前多喝乌鸡汤。具体做法是:取乌鸡1只,红枣6颗,生姜2片。将以上材料放入砂锅炖煮,煮熟后吃鸡喝汤,可补血虚。月经前3-5天开始饮用,每天服用1剂,月经后停止服用,坚持2-3个月经周期即可看到效果。乌鸡味甘、平,滋补肝肾、健脾滋阴,自古以来就是滋补上品。现在市场上有多种用乌骨鸡制成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如乌鸡白凤丸、参茸白凤丸、乌骨鸡调精丸等。乌鸡煮熟后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汤中含有大量的黑色胶质物质,对人体有特殊的滋补作用。研究发现,乌鸡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入药后可以增加人体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乌鸡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铁元素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肉。食用后可以增加人体的血红蛋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尤其适合体虚、贫血的女性食用。

月经量过多的原因有哪些

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女性朋友在月经来临的时候都会开始担心,这次的月经量会不会很多,这是很多女性朋友遇到月经不调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天,月经量是否很多月经来潮时,女性朋友都会担心经血外漏。那么,月经量过多的原因是什么?

以下是医院医生指出的月经量多的原因:

1、气虚

如果女性自身身体不好,很容易生病,而且患病时间比较长,这样就会让患者的脾气越来越差,平时不注意避免吃一些太生冷、太辣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气虚、月经过多。

2、血瘀

女性流产后,体内更容易瘀血积聚。如果瘀血不能祛除,血液就无法在体内正常运行。长期心情郁闷,就会导致肝郁上火。身体和心情不放松也会导致身体停止聚集血液,从而导致女性月经量过多。

3、血热症

如果女人有阳盛体质,但平时喜欢吃一些辛辣、油炸的食物,就会使心火旺盛,伤及身体。想太多,使情绪低落,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累赘自己的大脑,不让自己的身心放松,这也会导致月经过多。

4、避孕方法不当

女性月经过多往往不是病理性的,有些是由于功能异常引起的。月经周期很短,经期延长,这很可能与避孕方法使用不当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

温馨提醒:月经过多影响女性朋友的情绪和生活。这就需要你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在生活上给予你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当然,你还必须保持愉快的身心。如果月经量过多,也可以去医院检查。

医生推荐


AnatolyNikolaevich
住院医师

立即预约

擅长:促排卵、排卵诱导、体外授精、穿刺试管术。

Carolyn Alexander生殖专家,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生殖衰老,子宫内膜异位症。

Carolyn Alexander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

猜你喜欢

更多

北京- 试管自然循环成本_Do- 试管自然循环成本

北京试管自然循环费用:正常情...详细>>

2023上海老年人试管比较好的医院最新排名汇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详细>>

在广州做夫妻试管生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广州做夫妻试管生个孩子要花多...详细>>

试管地区


试管婴儿流程咨询

Copyright©2013-202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渝ICP备13002882号-2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0318号 栏目地图 网站地图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