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行,有的夫妇开始借助科技手段孕育下一代。“大夫,我要一对!”、“医生,我想孩子是双眼皮!”……生殖辅助技术确实能够创造奇迹,但它也有禁区。
“‘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前来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多了20%。”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成为一些高龄妈妈拥有二孩的希望。
在一些医院,辅助生殖技术正在让以往“不可思议”的事情成为现实。广州医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最近成功将冷冻了12年的胚胎唤醒,并植入一名45岁女子体内。这名女子如今已成功怀孕十几周,她腹中的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人”。
广医三院从2001年开始提供冷冻胚胎保存服务。统计显示,在使用老的脱水、冷冻方法时,解冻复苏的成功率约为60%,在澳洲专家发明玻璃化冷冻技术后,能在短短数秒内完成胚胎、生殖细胞的快速冷冻,复苏成功率达到了95%以上。
试管婴儿技术可否“”宝宝?
如今,医生常碰到想利用试管婴儿技术“”宝宝的父母。
目前试管婴儿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技术上确实可以在胚胎种植前进行遗传学筛查和诊断。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医院诞生。随后的脐血基因检测再次证实,婴儿不含致病位点。这例MALBAC-PGD试管婴儿的出生,证明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成熟。
研究表明,与常用的传统胚胎遗传学分析方法相比,单细胞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能同时对全基因组23对染色体进行非整倍体分析,而且能对已知致病基因的单基因疾病进行诊断,诊断成本大大降低。
不过,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有着严格的临床适用范围,并不是想做就能做临床上仅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单基因遗传疾病、性连锁基因遗传病、线粒体疾病等可以做PGD。
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筛查,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共识。临床上一般只给38岁以上、反复流产、试管婴儿反复种植失败、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孕妇做筛查。
医学风险与伦理风险并存
由于医学和伦理上的问题,生殖辅助技术在屡屡创造生命奇迹的同时,也有一系列禁区。谨慎使用生殖辅助技术,已成为专家们的共识。
近年来,我国高龄妇女借助试管婴儿技术的年龄屡屡刷新纪录,甚至有多例超过60岁以上者。
高龄妇女卵子异常率高,胚胎异常率高,流产率高,缺陷儿出生率高,最终抱婴率极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会加大。
国外一项大样本试管婴儿出生后随访调查发现,试管婴儿在成年后,自闭症、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与自然怀孕出生者相比更高。“试管婴儿远期的影响,比如到五六十岁会怎么样,心血管疾病会不会增加,目前还是未知数。”
“冷冻胚胎”、“冷子”等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一些专家称,“唤醒”冷冻多年的胚胎,在技术上并不是难题,但是伦理上有问题。
比如,胚胎的父母去世后,祖父母辈是否有权对胚胎进行处置?同一批胚胎,一个当时就成了婴儿,而其“冰宝宝”兄弟姐妹多年后才出生,年龄可能比子辈还小。这些问题不仅会对传统家庭模式带来冲击,还可能带来婚姻与生育的分离以及亲子关系的破裂。
“试管婴儿也不能作为怀多胞胎的手段。”正规医院在临床上只有碰到无法自然受孕的妇女,如有双侧输卵管堵塞、反复流产等症状,并且年龄等各项指征都符合标准的,才推荐使用辅助生殖技术。为保证成功率,一般会移植多个胚胎,之后再进行减胎。而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为了让正常妇女筛@@@@、怀多胞胎,滥用试管和其他辅助生殖技术,这都是法律不允许的。
辅助生殖技术要慎用。总体而言,生孩子这件事干预越少越好,越自然越好,自然生育是比较好的@@@@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