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试管的夫妻来说,有个经典问题,几乎是人人都会问的:“我的试管成功率是多少?”
标准的回答是这样:“成功率和女方年龄密切相关,35岁以下成功率可以达到70%左右,40岁以上就只有20%-30%左右了,甚至更低。”
比问题本身更经典的追问来了......
A:才70%,这么低!那做第二次还得花多少钱?
B:这么低,不可能吧,新闻上不是经常有50、60岁生的报道吗?我才四十几岁,肯定可以成功的。
C:看着好像比某中心低啊,不是还有的吗?
成功率这个事,坑太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成功率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成功率的统计方法有3种:
·单次移植成功率(一次移植)
·单次IVF治疗成功率(一次取卵多次移植)
·多次治疗累积成功率(多次取卵,多次移植.....)
比如说一位<35岁的姑娘,AMH值3.0,卵巢功能、宫腔环境、身体状态都正常。她在我中心成功率大概是这样:
1、单次移植成功率在50%左右(国内业界平均水平)——意思是“移植判定日即使不成功也不要哭,很正常~”
2、单次IVF治疗成功率在60%左右(国内业界平均水平)——意思是“60%的机会一次取卵就可以过关啦!”
3、多次治疗累积成功率在90%左右——意思是“情况不错,只要坚持下去有90%的机会能成功哦!”
但是,这个被举例的姑娘是身体情况非常好的,因个体差异,但即使身体情况和这个姑娘相仿的,其成功率也不一定相同,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
那么再以单次IVF治疗成功率来作为计算标准。此外,我们还根据女性患者的年龄更准确地计算了每个年龄段的成功率。
以下为我中心数据(单次IVF治疗):
·35岁以下约为60%(国内业界平均水平,区内先进)
·35岁-39岁约为50%(国内业界平均水平,区内先进)
·40岁-42岁约为20%(国内、区内业界平均水平)
·43岁以上约为5%(国内、区内业界平均水平)
·46岁以上为0
这样讲,大家对于成功率的意义心里就有个底了吧。
除了年龄以外,患者的卵巢功能(具体参考月经初期FSH值、雌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数等)和卵巢储备(AMH值)也会影响成功率。所以,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不一样,试管治疗的最终成功率也会差异很大。
如何客观评估生殖中心条件对试管成功率的影响?
1.促排卵方案的制定
大家对促排卵方案都不陌生。想要得到一批卵子,就需要促排药物的加持助攻。促排卵方案有很多种,即便采用同一种促排卵方案,每个人的治疗结果却可能会千差万别。目前大部分生殖中心大多以一种促排卵方案为主导,力图标准化作业。但是对于大龄备孕、卵巢储备不足、有既往妇科病史等患者群体,这种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并不能够实现每个患者的价值最大化。我院推行个体化治疗原则。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卵巢储备及个人意愿来制定促排方案,包括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PPOS、微刺激和自然周期等数种方案,而且每种方案中具体使用的药物和剂量都是因人而异的,在一个周期内也不断调整,为每个患者争取自己的最佳获卵数。
2.胚胎培养技术
获得了卵子和精子之后,怎么保证顺利地培育出优质的胚胎,增加移植的成功率,这在试管治疗中,至关重要。胚胎在实验室中要度过3-6天,除了一个稳定的实验室环境,还需要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助攻。
我中心的养囊成功率如下:
·小于35岁养囊成功率约为60%(区内先进)
·35-39岁养囊成功率约为50%(区内先进)
·40-45岁养囊成功率约为15%(区内先进)
·胚胎培养能力是生殖中心试管治疗成功率的最大影响因素,一个好的胚胎,就可以大大提高试管治疗的整体成功率。我中心<35岁的囊胚移植妊娠率约为70%。
除了胚胎因素,还有一些子宫内膜、输卵管积水等因素会影响移植成功率。
综上所述,影响试管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方方面面,我们不能仅仅以成功率来评估一家生殖中心,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殖中心。试管未必就是一击即中,反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情况良好时,需要放平自己的心态;当自身情况不好时,更需要好的生殖机构,来给自己的整体成功率加分。
最后还想跟大家说,大数据统计的成功率只是给我们一个参考,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单次成功了,就是100%;单次失败了,就是0%。但某一次的0%并不代表你试管治疗的最终结果。
只要我们放平心态,努力尝试,宝宝也会看到你的努力,来到你的身边,实现我们的家庭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