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是卵细胞与精子在体外结合,然后将婴儿移植到子宫内,孕育出新生命。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让很多不孕家庭看到了希望。那么第三代婴儿试管到底是什么?关于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所谓“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它于1976年诞生于英国,这项技术采用人工培养的方法,将雌性卵子和雄性精子放入试管或其他容器中使其受精,然后继续培养,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然后移植到雌性体内。子宫不断生长发育直至分娩。该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因输卵管原因引起的女性不孕症,而该方法对于男性因素引起的不孕症几乎没有治疗意义。医学界将其称为第一代(传统)IVF 技术。早期的试管婴儿技术虽然解决了不孕不育的问题,但临床上还是诞生了一定比例的患有遗传病的孩子。
第三代试管技术也称为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指在IVF-ET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有异常,筛查健康胚胎移植,以及预防遗传病的分娩方法。测试物质取自4至8个细胞阶段的胚胎的一个细胞或受精前后卵子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取样不影响胚胎发育。单细胞DNA分析用于检测,一种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和单基因遗传病;另一种是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检测和染色体疾病。早在1964年,爱德华兹就提出了PGD的想法。
1989年,Handyside AH率先将PGD成功应用于临床。采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Y染色体特异性基因,将诊断为女性的胚胎移植到子宫内,实现妊娠成功。 PGD初期采用PCR或FISH检测,选择雌性胚胎进行胚胎移植,帮助有后代患有血友病A、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X连锁遗传病风险的夫妇生育一个正常的女婴。但根据遗传规律,这种方法无疑否定了健康的诞生,而让携带者女孩生育并不能切断致病基因的传播。
1992年,美国首次报道通过PCR成功检测出囊性纤维化,并通过胚胎筛查诞生了健康婴儿。随后,建立了-1-抗胰岛素缺乏症、家族性黑素性痴呆、色素性视网膜炎等多种单基因遗传病的PGD检测方法,PGD进入了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水平。 1993年以后,由于晚婚晚育,高龄产妇增多,45岁以上女性染色体异常率高,自然怀孕易生18-3、21-3傻娃,因此PGD工作的重点转向了染色体分析。疾病检测和预防,FISH 检测。由于常采用第一极体取样,因此必须筛选出未受精的卵子,并进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培养发育成胚胎后进行移植。
据统计,中途停止发育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高达70%。因此,选择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也可以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理论上,任何能够诊断的遗传病都应该能够通过PGD来阻止其传播,但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PGD的适应症仍然有限。优生学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更多遗传病基因的鉴定,相信一些准确、安全的基因诊断技术将会不断涌现,PGD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更好地造福人类。
以上是关于第三代婴儿试管的相关知识分享。随着试管婴儿越来越成熟,受孕婴儿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适合第三代试管婴儿,可以咨询微信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取三代试管费用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