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婴儿的过程中,会听到很多专业术语,而很多夫妻对这些专业术语却是一知半解。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个不同的技术术语——非整倍体。很多高龄尝试受孕的试管妈妈可能听说过“非整倍体”这个词,但只知道这是染色体异常,并不了解其含义。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非整倍体”的概念,特别是对于想通过试管受孕的老年女性来说,快来看看吧!
非整倍体是什么意思
“非整倍体”是指染色体组中单个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不是碱基数的完整倍数,称为非整倍体。一般来说,临床上会发现一条或几条完整的染色体丢失或添加到正常染色体上。
通俗地说:“正常情况下,1+1等于2。当1+1等于3,或者等于1时,就出问题了。非整倍体胚胎就是这样形成的。”非整倍体胚胎不利于胚胎着床,还可能导致胚胎停育、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二倍体中有四种主要的非整倍体变异类型。
非整倍体的类型
细胞凋亡:失去一对同源染色体,即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2n-2;
单体性:单个染色体的丢失,即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2n-1;
三体性:增加一条额外的染色体,即染色体组中一条染色体有三个拷贝。即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2n+1;
四体性:添加一对额外的染色体,使得染色体组中一条染色体有四个拷贝。即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为2n+2。
染色体非整倍体主要指13、18、21三体及Turner综合征(45、XO)、三倍体综合征、xXYY综合征和Klinefelter综合征等,是多种先天畸形的重要原因。染色体非整倍性是指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非整倍体与年龄的关系
非整倍体胚胎的形成与年龄密切相关。女性年龄越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越高,反之亦然。
45岁以后,非整倍体的发生率接近90%。
囊胚培养降低胚胎非整倍体率
女性高龄卵子质量下降,这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但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老年女性体外受精的成功率,而囊胚培养是非整倍体胚胎的自然筛选。非整倍体不能在囊胚中存活,或者囊胚存活的机会较小。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对染色体非整倍体有了具体的了解。目前,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筛查胚胎是否存在染色体问题,因此第三代试管婴儿更适合年龄较大的女性,或者染色体异常的夫妇。筛选后,可以移植健康的胚胎以避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