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海外试管

二代试管可以选出Y精子生一个吗—

    发布时间:2023-08-10   
二代试管可以选出Y精子生一个吗—

  二代试管又称为单精子卵胞浆注射,很多朋友认为既然是单精子注射那是不是意味着精子可以选择呢?

  

  是的,二代是可以选择精子的。

  

  但是请注意!!!

  

  这里所说的选择仅仅局限于选择精液样本中活力较好的,形态较好的,至于选择Y精子还是X精子那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是Y精子还是X精子是由精子的染色体决定的,染色体是指细胞内具有遗传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称为染色体,目前还没有常规方法能检测精子中的染色体情况。

  

  二代试管主要针对少弱畸精症,手术取精以及一代受精差的患者,切不可道听途说盲目要求受精方式,那样只会得不偿失。祝好孕。

  

  影响第2代试管婴儿成功的5大因素

  

  1.精子因素

  

  临床研究发现, 在ICSI治疗周期,尽管精液中可能无形态正常精子,或无活动精子,但仍有可能完成受精并获得妊娠,其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存活精子。

  

  尽管精子形态学异常等多项异常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ICSI的结局,但真正能够导致ICSI受精失败的精液指标是精子活动率为O,当无活动精子发现时,存活精子的存在概率大大降低,将严重影响ICSI的受精过程。

  

  2.女方因素

  

  女方年龄不影响受精率,但妊娠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当女方超过40岁时,活产率显著降低,通常随年龄增长的种植率降低是卵子质量下降引起的,与子宫内膜关系不大。

  

  此外,部分患者的IVF失败,实际由卵母细胞内在异常所致,此类患者改用ICSI治疗仍然无效。

  

  3.卵子的激活

  

  卵子自然受精的激活发生在精子与卵子特异性受体结合,穿透卵膜及精卵融合过程。ICSI无此自然激活过程。有报告显示通过显微注射过程的猛烈来回抽吸卵浆,有助卵子激活,提高ICSI受精与妊娠率。但也有研究认为,猛烈来回抽吸卵浆无助于提高受精率,却易损伤卵子结构,不利于卵子的进一步发育。

  

  另一方面,在显微注射前猛烈地制动精子,从而损伤精子尾部,增加精子膜渗透性,也可增加ICSI的受精率。但研究表明猛烈制动对射出精子ICSI的受精率实际影响不大,但对附睾精子的受精率可从51%增加到84%,妊娠率也有所增加。

  

  制动损伤精子膜增加受精率的机制,可能与卵浆内有关激活因子渗入精子诱导雄性原核形成有关。至于附睾、睾丸精子的猛烈制动,可能还涉及其中精子成熟抑制因子的释放。

  

  4.卵子结构的破坏

  

  显微注射损伤卵子结构,最终可能发生卵子死亡。损伤可由注射针对卵母细胞膜性结构、超微结构和减数分裂纺锤体的破坏机械性所致,也可由卵浆从针眼的外漏所引起。

  

  另外注射过程培养环境的改变,如温度的改变也能导致纺锤体的不可恢复的改变。观察表明损伤的发生与卵子质量有关。部分卵母细胞膜张力低下,卵膜不能包住注射针周围,易从卵膜上的缺口处发生卵浆泄漏,此类卵母细胞ICSI后的退化率达14%,而其他卵子损伤ICSI后的退化率仅为4%。

  

  分析显示这些卵膜易破的卵子较常见于大剂量Gn治疗周期。患者血E2水平常较低,有较多的不成熟卵子,需体外培养成熟。

  

  5.PVP的影响

  

  PVP是一种黏稠的溶液,在一滴含PVP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精子沉淀,活动精子可游至PVP滴边缘,而杂质及低活力或无活力精子只能停留原地, 或被动扩散到有限的距离,起到分离活精子的作用。

  

  黏稠的PVP使精子运动减慢,这样易于仔细观察精子的活动方式,易于将精子吸人或排出注射针, 方便ICSI操作,并防止膜损伤后的精子粘住注射针。

  

  近年来,由于发现PVP对受精、胚胎质量及囊胚形成等可能的不良影响,多数中心已改用更安全的PVP替代品进行ICSI,也有采用M-HTF直接进行ICSI的报道。

医生推荐


AnatolyNikolaevich
住院医师

立即预约

擅长:促排卵、排卵诱导、体外授精、穿刺试管术。

Carolyn Alexander生殖专家,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生殖衰老,子宫内膜异位症。

Carolyn Alexander医学博士

立即预约

医生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

猜你喜欢

更多

海口试管医院排名?海南海口试管婴儿在哪里?

海口试管医院排名如果您正在寻...详细>>

台北将军试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南昌试管可以吗?

台北一般试管失败原因有哪些?...详细>>

福州市哪家医疗医院试管好?让你放松

试管婴儿福州市医院数量众多,...详细>>

试管地区


试管婴儿流程咨询

Copyright©2013-202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渝ICP备13002882号-2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0318号 栏目地图 网站地图 手机端